分叉详解:软分叉与硬分叉的区别、原理及影响,一文读懂!

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分叉这个词频繁出现,但你真的理解它吗?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加密货币分叉,包括其定义、成因、实现方式以及硬分叉与软分叉的区别。无论你是区块链技术爱好者,还是对加密货币交易感兴趣的投资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让你对数字货币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分叉?

“叉子”是指加密货币分叉,是网络协议的关键更新。由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所有人都可以基于原有代码并通过分叉来开发其独有的版本。通过分叉,可以解决区块链中的系统故障或错误,进而提高加密货币的稳定性和效率。例如Litecoin就是Bitcoin的一个分叉,其基础代码源于比特币,随后慢慢发展为独立的项目。

加密货币领域中的分叉分为软分叉(Soft Fork)和硬分叉(Hard Fork)两种。比特币协议发生改变时,会有两种不同版本的比特币协议在同时作用,他们对其他区块的接受规则差异会导致区块链长期分叉。软分叉是具有兼容性,所有被新版本认为合法的区块也会被旧版本认可,新旧版本之间是兼容的。而硬分叉不具备兼容性,旧版本不会接受新版本创建的区块。

分叉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以比特币为例,说明分叉是如何发生的,其他加密货币的分叉原理是相同的。在了解分叉前,我们先要了解比特币是如何工作的。

比特币作为数字货币是通过软件的形式实现的,该软件被称为比特币协议,它确定了针对所有人的规则,包括区块的大小、矿工得到多少奖励等。如果想要使用比特币的话,就得同意这份协议。这就像公司制定的章程,全公司的人都得遵守。

比特币作为一个软件项目,它总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它的开发永远都在进行,比特币开发者是通过更新软件(比特币协议)来解决问题或增强功能的。

在中心化系统中,软件升级十分简单,但是在去中心化系统中,升级并没有那么简单,它需要达成共识(取得各方的同意)。在涉及到一些重大更新时,社区中总会有人反对,如果一群人都不同意,他们可以选择走自己的路,创造他们自己的比特币协议版本和分支区块链,于是分叉也就发生了。

简单来讲,区块链网络在升级时发生了意见分歧,从而可能导致区块链分叉。

除了意见分歧外,某些协议的添加、升级,也可能需要通过分叉实现。

分叉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理解分叉,我们可以把比特币分为两大块:比特币协议(软件)和存储所有交易数据的区块链

比特币协议(软件)是完全开源的,如果要创建自己的分支区块链(分叉),首先要把比特币协议(软件代码)复制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最后,通过指定一个区块编号让比特币分叉开始生效,例如可以宣布在区块编号到达 500000 时分叉开始生效,当该区块编号传送到社区时会分成两部分,有些人决定支持原协议,而有些人则支持分叉协议,然后每个组开始添加新的区块到他们想要支持的那一条区块链。

什么是硬分叉?

硬分叉是一种不支持兼容的软件升级方式,需要所有节点或用户升级到最新版本的协议软件。因此,在硬分叉后会产生两个并行运行的独立网络,而非仅仅是原协议的延伸,而且硬分叉建立的协议规则是永久变化的,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交易和块。

一般来说,硬分叉发起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 由于安全因素导致原区块链被迫关闭而发起的硬分叉

  • 内容的更新,但内容不兼容旧版本

  • 创造新版、独立于原加密货币的新型加密货币,例如Bitcoin和Bitcoin Cash。

硬分叉后加密货币会发生什么?

硬分叉后,与之相关的加密货币通常会分裂为原始版本和新版本两种形式。原始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将会持有等量的新货币。根据社群接受度等方面的差异,两种货币或共同存在、单独作用,亦或其一占据主导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硬分叉会使持有者手中的加密货币数量翻倍,但通常两种货币间存在价值的互相影响,因此持有者所持有的货币总价值仍保持近似。

硬分叉可以通过复制底层代码分叉创建新版本,不继承先前持有者的货币或克隆区块链分叉,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持有者会在新分叉中收到与原始分叉中数量相同的货币,因此持有者将同时持有两种加密货币

硬分叉示例:比特币现金

比特币现金(BCH)就是比特币硬分叉的典型范例。比特币热度不断攀升,提高比特币网络处理交易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部分人决定创建一个具有8MB区块链数据块的解决方案以便提高交易处理效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一方案,也因此出现了硬分叉,即同意增加区块规模的矿工和开发人员分裂成不同的加密货币,即比特币现金。

什么是软分叉?

软分叉(Soft Fork)是通过复制和修改软件代码的方式实现的。原先的项目继续存在,仅是在此基础上单独产生了一个沿不同方向发展的新项目。软分叉允许新加密货币与旧加密货币节点通信的分叉。相比硬分叉,软分叉只是对原区块链的修改,类似于在所有人都同意行驶的道路上增加一条新车道。

由于旧节点仍然可以与更新后的区块链进行交互,因此软分叉不需要类似硬分叉的批发采用或批准流程。“兼容性”意味着只有矿工需要同意并采用新版本。如上文所述,安全问题是启用硬分叉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软分叉并不能发挥同样作用,也因此不如硬分叉常见。

软分叉示例:SEGWIT

SegWit,也称隔离见证,是2015年开发的升级协议。引入该概念是为了解决区块链网络当下面临的可扩展性问题并提高交易速率,其主要思想是重新组织区块数据,使签名不再与交易数据存储在一起,从而将更多交易存储在单个区块中,增加网络的交易吞吐量。该改动保证了没有额外可用空间的旧块仍然可以与新块交互,即为一个软分叉

尽管Segwit作为软分叉得到广泛使用,但质疑其提高交易效率能力的声音仍不绝于耳,这也导致有人曾提出以SegWit2x的形式进行硬分叉,但该计划被最终搁置。

分叉对加密货币交易者有利吗?

分叉对于交易者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

利:

  • 原加密货币持有者可以获得等量的新型加密货币

  • 投资者的可以用更多选择空间

  • 区块链在存储量和交易速度方面的潜在提升空间

弊:

  • 加密货币鲸鱼(大额持有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可在分叉前大量购入原加密货币并在分叉后获得大量等量新型加密货币。鲸鱼将在此举引发的母货币价格上涨后,抛售母币致使母币价格下跌。

  • 可能存在软件安全隐患

  • 随着交易者适应不断出现的新型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将明显增加。

结论

1. 软分叉 VS. 硬分叉

特性软分叉硬分叉
兼容性向后兼容不向后兼容
链的状态仍然保持单链可能会形成双链
是否产生新币可能会产生新币
社区共识逐步推广,不强制需要全体用户升级,否则链会分裂。

2. 未来趋势

软分叉更适合迭代优化,例如 ETH EIP-1559、Bitcoin Taproot。硬分叉则适用于彻底变革,例如 ETH 从 PoW 迁移到 PoS。

无论是软分叉还是硬分叉,它们都代表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演进,推动去中心化生态的发展。

到此这篇关于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分叉(Fork)全面介绍内容请搜索本站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本站!

以上就是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huangt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