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一周暴涨4倍,借助Binance强势挑战Hyperliquid平台

2025年9月18日,赵长鹏发布的一张关于去中心化永续交易平台ASTER原生代币的价格走势图,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成为近期加密货币领域的热议话题。ASTER自正式上线以来,价格在短时间内狂涨400%,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也标志着其向Hyperliquid发起的竞争挑战。本文将详细解析ASTER的背景、核心功能、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新兴平台可能带来的变革。

(一)ASTER 是什么?

ASTER由两大DeFi协议Astherus与APX Finance于2024年12月合并而成,旨在构建一个直接针对Hyperliquid不断扩张市场份额的多链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该平台支持BNB链、以太坊、Solana和Arbitrum等多个网络,实现无缝跨链交易,用户可以随时介入不同链上的市场。

自2025年3月上线以来,ASTER为超过200万用户处理了超过5140亿美元的交易量,令市场对其未来充满期待。尽管代币发行后的总锁仓价值曾短暂触及20亿美元的峰值,但截至2025年9月,已有回落至6.55亿美元,这引发了对平台持续吸引力的关注。

与仅聚焦现货交易的平台不同,ASTER同样注重永续期货市场,它的核心功能不仅能够实现现货交易,还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永续合约选择。

(二)ASTER 如何解决抢先交易与清算操纵?

ASTER的设计专注于解决多链DeFi所面临的流动性碎片化难题。平台通过聚合跨链订单簿深度,构建“统一流动性”,避免用户进行繁琐的跨链资产转移,降低交易门槛。

其中“隐藏订单”系统尤为突出,确保在交易执行前隐匿订单的规模与方向,从而有效防止抢先交易与清算操纵。赵长鹏对此表示,该系统解决了其他链上DEX的清算操纵问题,提升了整体交易的安全性。

ASTER还提供灵活的保证金系统,支持隔离与交叉抵押交易,用户可使用流动性代币或生态稳定币作为保证金,提升资本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收益可能性。

(三)ASTER 与 HYPERLIQUID 的巅峰对决

ASTER与Hyperliquid的竞争态势异常激烈,两者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线。Hyperliquid基于专属Layer1区块链构建,其完全链上订单簿交易在性能上堪称行业标杆,但其单一生态结构也限制了其市场覆盖率。

ASTERT则致力于通过多链部署来增加用户的可选择空间,这种技术的复杂性能够让其更好地接入现有的DeFi生态。尽管Hyperliquid在DeFi永续合约市场上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但ASTER的多链策略和与各大收益协议的集成,给其带来了环比优势,加剧了两者间的竞争。

(四)代币流向揭示竞争格局

ASTERT的代币经济模型注重于社区激励和长期可持续性。总供应量为80亿枚的代币中,53.5%用于空投和社区奖励,确保最广大用户都能从中受益。

用户质押ASTER代币,不仅可以获得手续费折扣与治理权,还能享受交易的收益。这种利益共享机制使得平台形成了强大的去中心化治理潜力,助力用户更好地参与生态发展。

(五)代币对决:ASTER 与 HYPE 全面解析

在代币经济模型方面,HYPE采取传统的回购机制,依靠协议收入进行激励,其年化收益超过10亿,形成良好的价格支撑。而ASTER则以社区价值捕获为主,虽然短期回购力度较弱,但通过打磨社区的网络效应来实现更长远的利益。

由于HYPE的回购策略已得到市场验证,因此在短期内更具优势,但ASTER的社区导向或将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25年11月,Hyperliquid将开启核心贡献者的代币解锁,可能会带来的抛售压力,是媒体关注的又一焦点。

(六)BINANCE 的战略

Binance作为ASTER背后的支持者,其在流动性策略和市场布局上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与其他DeFi协议的战略合作,ASTER不仅获得了流动性支持,更能激励用户参与其交易而不止是跟随单一路径。

如Pendle与Venus等协议的合作,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收益机会,确保交易的多元化和可靠性。与此同时,ASTER的生态抵押品制度也允许用户在享受收益的同时,减少了资金的闲置,形成了良好的流动性管理。

(七)结论如何?

ASTER的崛起不仅展现了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市场的发展潜力,也标志着加密货币领域开始出现新的竞争态势。尽管当前的市场表现引人关注,但长期价值和用户留存能力仍需时间的检验。如何把握住瞬息万变的市场,爱好者们仍需保持理性思维与风险意识。

结合Binance对去中心化平台的支持,ASTER在未来的发展中,或许将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交易体验。但是否能最终超越Hyperliquid,成为市场的领头羊,仍需要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