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与Hyperliquid对比:2025年哪个去中心化交易所更具优势?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正迅速成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在2025年,永续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场交易量激增,9月份的总量超过了1.14万亿美元,较上月增长49%。此激增使得两个平台成为焦点:以市场领先地位的Hyperliquid和由币安联合创始人CZ支持的新兴竞争对手Aster。本文将对这两个平台在交易量、费用、代币经济学、杠杆、速度和关键功能方面进行全面比较,最终得出2025年哪个DEX将引领市场。

1

ASTER对比HYPERLIQUID:2025年交易量与市场份额

Aster和Hyperliquid之间的竞争正在重塑2025年永续DEX市场,交易量成为了关键战场。年初时,Hyperliquid以71%的市场份额傲视群雄,月交易量约为3300亿美元,显著主导着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然而,随着Aster迅速崛起,其市场份额下降至约38%。

Aster的增长表现超出想象。到10月初,其月交易量达760亿美元,占据市场的显著部分。9月29日,Aster甚至在24小时交易量上超过Hyperliquid,产生了130亿美元的交易量,而Hyperliquid为90亿美元。Aster坚挺的未平仓合约量及其1300万美元的日费用,表明用户活动增加和流动性充足。

需指出的是,Aster的崛起并不平坦。由于DeFiLlama于10月5日将其下架,理由是检测到与币安相对应的XRP交易量,市场上对洗盘交易的担忧也随之而来,导致其价格下跌10%。这一事件使得Aster的部分交易数据真实性受到质疑。在这种背景下,Hyperliquid凭借其稳定性和可靠的基础设施依然表现不俗。

ASTER与HYPERLIQUID对比:费用、奖励和代币经济学

Aster和Hyperliquid在收入和代币经济学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Aster的费用生成能力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它的月费用一度达到2.29亿美元,成为所有加密货币中第二高的收费协议。而Hyperliquid则保持一种更稳定且可持续的收入模式。

Hyperliquid每月产生约8800万到1.06亿美元的收入,且将97%的收入用于代币回购,有效提升了代币持有者的价值。其零燃气费及简单的手续费结构,让其成为了重视透明度的高频交易者的热门选择。

在代币经济学方面,Hyperliquid的HYPE代币的市值达到120亿美元,且通过大规模的社区空投分发,体现出超强的市场信任度。与之相比,Aster则依靠激进的激励措施来推动采用,其激进的发放和回购策略同样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即将到来的代币解锁可能会对其市场稳定性构成一定挑战。

ASTER对比HYPERLIQUID:杠杆、速度和关键特性

在杠杆和交易速度上,Aster与Hyperliquid各具特色。Aster重点提供高达1001倍的杠杆,吸引了不少高风险投资者,不过其相应的利润上限被限制在300-500%之间。而Hyperliquid则更注重交易精准和专业性,其界面设计与中心化交易所相仿,且具备止损、止盈及复杂条件订单等功能。

性能表现上,Hyperliquid明显领先,交易延迟低于250毫秒,并能实现同区块交易执行,而Aster则由于多链操作略显延缓。不过,Aster通过允许用户使用能产生收益的资产进行抵押,提供了不错的资本效率,尽管损耗了部分速度优势。

HYPERLIQUID与ASTER功能对比

Hyperliquid因其有机增长而建立了真正的信誉,用户来源更依赖于其产品本身的优秀表现,而非炒作。而Aster则凭借CZ的强大支持,瞬时在市场上获取关注。

为什么这场战斗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永续衍生品已成为加密货币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使得此市场的主导者将影响未来较长时期内加密货币交易的格局。

结论:2025年哪个DEX胜出?

从Aster与Hyperliquid的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交易者的优先选择中,Hyperliquid由于其稳定性、高效的基础设施,仍是机构及专业投机者的佳选;而Aster则凭借创新功能快速吸引用户。最终,选择哪个平台,取决于交易者对透明性、一致性或是高风险高回报机会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