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cor起诉Uniswap,DeFi是否真的在失去理想?

欧易OKX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025年5月,一场意外的诉讼揭开了加密行业背后的真实面貌。当老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Bancor以“自动化做市商(AMM)专利侵权”为由将Uniswap告上法庭时,许多人开始反思商业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这起诉讼不仅是技术与商业利益的对抗,更是DeFi行业潜在价值观的重新审视。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行业变革。

1

Bancor的困境与市场策略

Bancor可以视作自动化做市商(AMM)领域的先驱。2017年,其白皮书中所提出的“绑定曲线”设计为后续众多DEX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Bancor的市场地位却逐渐被后来者,尤其是Uniswap所取代。2020年,Uniswap推出了x*y=k公式,并引发了流动性挖矿的热潮,而Bancor由于其强制性要求交易对使用BNT的规则,逐渐被边缘化。直到2023年,他们通过V3版本的Omnipool架构才重新回到了眼前。

在法律诉讼中,Bancor企图通过维护其早期专利来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但是这显然并非单纯的维权行为,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市场重新定位。根据DefiLlama的数据,目前Uniswap的流动性高达59.7亿美元,仍然是Bancor的十倍。这种巨大的差距让Bancor不得不诉诸法律武器。

开源协议与法律的碰撞

在检视两者的代码库时,Uniswap的早期版本确实受到Bancor算法的影响。但是,在开源社区,借鉴与创新本就是常态。当年SushiSwap通过“吸血鬼攻击”从Uniswap挖走流动性时,Uniswap创始人Hayden Adams并没有就此展开诉讼。而如今,当自己陷入法律纠纷时,Uniswap反过来强调“数学原理并不受专利保护”,这种双重标准引发了行业内广泛的讨论。

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虽然Uniswap V3的集中流动性设计已经对传统AMM模型进行了创新,但Bancor选择的攻击点仍然是其最初的技术框架。这一选择恰恰折射出了在竞争加剧情况下,DeFi所面临的法律与道义的困境。

加密行业的专利危机与未来趋势

原本以为DeFi界的“代码即法律”理念会持续下去,但随着2024年CertiK的数据曝光,已经有17个协议开始申请技术专利。像Curve对稳定币兑换算法的专利登记,和Aave将闪电贷全部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行动反映出在总锁仓量(TVL)下降的背景下,顶尖项目在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进行战略调整。

一位不愿具名的DeFi开发者曾说:“现在写代码就像做生意一样,必须时刻留意专利库和技术细节,生怕随时收到律师函。”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去中心化金融所面临的利润驱动和自由理念之间的紧张关系。

自由与商业化之间的挣扎

这场诉讼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是:Bancor V3也引用了Uniswap V3的流动性区间设计,同时,Uniswap Labs在去年获得了1.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样的现象表明,随着资本的深入介入,加密行业原本理想化的去中心化理念正在逐渐被商业理性替代。技术的演化历史则显示,AMM的进步原本是各个开发者共同智慧的结晶。正如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所言:“如果Linus当年为操作系统内核申请专利,那么地球上99%的服务器都将关停。”

站在2025年的分岔路口,当我们透视这场诉讼的深层含义时,可以看到它或许会成为行业价值观的试金石。法律诉讼取代代码分叉作为竞争手段后的DeFi,将再也不是那个以智能合约解决一切问题的理想主义时代。有趣的是,尽管商业化转型使得DeFi从2020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千亿级别,但自由与规则的永恒悖论在区块链领域再次出现,提示我们继续探索这种转型背后的深意。

币安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