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矿企BitMine筹集1800万美元,矿业IPO浪潮会回归吗?

欧易OKX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最近,在整理矿业新闻时,我发现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BitMine宣布完成了1800万美元的私募融资,并公开了其在纳斯达克进行反向并购上市的计划。这条消息使我不禁回忆起2021年夏季中国矿工纷纷“出海”的情景,当时Marathon Digital和Riot Blockchain借助政策红利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如今,随着比特币第三次减半效应的逐步显现,矿业公司似乎再次在为新一轮的市场机会做准备。

1

资本市场的记忆轮回

回顾2021年7月,当中国出台强监管政策后,北美的矿业公司们迅速抓住机会进行战略收购。Marathon Digital在蒙大拿州的数据中心迅速扩展,而Riot Blockchain则吞并了德克萨斯州最大的矿场Whinstone。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这些相对不知名的采矿公司市值翻了三到五倍。然而,随着2022年熊市的到来,它们的估值也遭受了重创。

现在,BitMine的融资文件特别强调“90%清洁能源供电”和“模块化集装箱矿场”这两个关键词,显然是在学习TeraWulf当年的零碳叙事模式。TeraWulf曾凭借其核能挖矿的故事成功通过SPAC上市,这样的案例让矿业公司深刻认识到,减碳的叙事在华尔街的影响力远胜于算力本身的数字。

矿机订单背后的博弈

在研究BitMine时,我注意到它们向比特大陆下单的500台S21矿机,将要到2026年才能最终交付,这抖露出矿业扩张当下的尴尬处境。现今,新一代矿机的产能已经被行业龙头企业垄断。回想起Core Scientific当年一次性订购11万台矿机的盛况,如今的竞争者想要复制这种壮举,连排队的机会都屈指可数。

除了矿机的短缺,电力资源的分配也是矿业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北美现有矿场98%的电力合同被五家上市公司所占据,新的参与者只能前往智利或非洲寻求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值得一提的是,BitMine首个矿场选址于巴拉圭水电站附近,此策略与当年的Hut8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布局不谋而合,都是在赌地缘红利的潜力。

合规成本筑起的新壁垒

在近期的一次CNBC采访中,有华尔街分析师提到,如今矿业公司的IPO审计成本比三年前高出47%。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挖矿业务的审查愈发严格,从碳足迹报告到矿机抵押融资条款,都要求逐项披露。回想起Bitfarms当年能够顺利在多伦多上市,如今的监管环境让任何新兴企业都难以轻松突破。

在BitMine的招股书中,有整整八页专门解释其“动态负荷切换系统”,实际上是将熊市闲置的算力出租给AI公司进行模型训练。这种因为市场压力而被迫寻求多元化的策略,恰恰表明了纯粹依靠比特币挖矿已经不能打动机构投资者,未来的矿业公司需要更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矿业资本化的两难困境

当讨论矿业IPO是否有必要重启时,实际上是在关注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比特币网络的算力增长需求,以及公开市场对高波动性资产的自然排斥。2021年那波上市潮成就了算力金融化的巅峰,却也埋下了如今股价普遍低于算力价值的悲剧。或许,矿业公司更适合私有化运作,正如中本聪当年设想的那样,让算力回归到分布式网络的本质状态。

展望未来,矿业领域的动态依然需要关注电力资源的稳定性、成本控制的合规要求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只有在这些因素的交织影响下,矿企才能做出更为智慧的战略决策,以谋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币安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