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法案》监管重点有哪些?稳定币市场将如何应对更严合规?

欧易OKX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6月8日白宫签署的《保障国家经济创新与用户安全法案》(简称GENIUS法案)引起加密行业的广泛关注,Coinbase股价暴跌12%便是一大明显后果。同时,Tether官网也及时更新了合规条款。一位记者在财政部的发布会上提问,是否意味着美国计划对稳定币实施类似银行的准备金监管。财政部的回应是,所有货币服务业务都将面临与其风险相应的监督。这一政策的出台,预示着加密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合规时代,尤其是稳定币的监管开始趋严。

1

三层监管骨架如何运作

在GENIUS法案中,最核心的部分藏在第四章,其中为稳定币设计了一个类似“紧身衣”的监管框架。根据法案规定,任何稳定币发行者都必须获得货币监理署(OCC)颁发的特殊目的支付机构牌照,这被视为最外层的发行许可制度。其次,法规要求发行方按月提交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验证的储备金报告,以确保稳定币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最里层的要求则是交易监控,所有钱包地址需要与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的数据库实时联动,在此之后,监管将更为透明。

特别的是,法案明确区分了“合格稳定币”和“投机型代币”。合格稳定币需要1:1锚定美元,且其抵押品必须为现金或三个月内到期的美国国债;而投机型代币则被归为证券,接受SEC的监管。这种分类机制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风险,从而为稳定币市场带来更多的合规与信任。

稳定币发行人反应迅速

GENIUS法案签署后的48小时内,市场的反应异常迅速。Circle宣称将其USDC储备金中的商业票据全部置换为短期国债,旨在符合新规的要求。与此同时,Paxos则与纽约梅隆银行洽谈托管业务,寻求合规路径。而最引人注目的,是Tether的一位高管透露,他们可能需要放弃部分亚洲市场客户。这些变动显示出从业者们对合规成本的深切忧虑,尤其是在法规未落地前的动荡时期。

合规成本的影响与挑战

法案为现有的稳定币发行者设定了18个月的过渡期。然而,摩根大通的测算显示,单单准备金合规这一项就可能导致稳定币的运营成本增加20%-30%。这一额外成本最终将如何转嫁?是直接由普通用户承担,还是会促使发行人寻找更为高效的抵押模式以减轻负担?这一问题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引发广泛讨论。

全球监管的异同与竞争

在对比欧盟刚生效的MiCA法规时,我们发现了微妙的差异。欧盟虽然允许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但设定了每日交易量上限为2亿欧元;而GENIUS法案虽然不设上限,却要求发行方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10%。这种监管套利的空间可能导致荒诞的局面:在国际市场中,一家稳定币在布鲁塞尔可以自由运营,却在纽约面临缩减业务规模的压力。

一位国际清算银行的顾问指出:“这就像19世纪各国铁路轨距不统一,现在数字金融的轨道也开始分裂。”美国要求发行者的托管资产必须存放在本土银行,而新加坡金管局则允许使用其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抵押品。此种分裂必将迫使跨国企业在合规与成本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

在深入研究法案细则时,我发现第703条允许使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准备金调整的稳定币获得监管豁免。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MakerDAO近期宣布升级DAI的抵押引擎,引入实时链上审计模块。此举类似用机器人会计来对抗传统审计,虽然目前能达到这一技术标准的项目屈指可数,但这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种可能的突围路径则是“合规分层”。一些新晋的稳定币项目开始探索分级设计,即核心层完全符合GENIUS的要求,主要用于机构间清算;而扩展层则依据算法调控,服务广大的用户群体。此种设计或将如同金融版的“混合动力车”,在创新与合规之间寻求平衡。

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

这场监管风暴实际上是国家主权内重新定义货币发行权的过程。随着“代码即法律”与现实世界金融管制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妥协与创新的棋局也才刚刚拉开。能够在这条钢索上保持平衡的实践者,或许将成为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奠基者。未来,如何在合规与创新之间找到契合点,将成为加密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币安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