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纽约市长Eric Adams发出呼吁,建议终止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目前的加密货币BitLicense许可制度。他认为现有的许可制度过于严苛,这不仅限制了行业的创新能力,还导致大量加密企业流失,影响了纽约在全球加密市场中的竞争力。市长的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讨论,反映了加密行业对更灵活的监管环境的期待。

现行BitLicense制度的问题
BitLicense是NYDFS于2015年推出的专用于加密货币公司的特殊营业执照,旨在加强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合规性。然而,市长指出该制度存在多个关键问题,具体如下:
- 高昂的合规成本
BitLicense的申请流程非常复杂,公司需要提交详尽的反洗钱(AML)、客户身份验证(KYC)和财务审计报告。整个审批过程通常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而仅法律咨询的费用就可能超过10万美元。这对中小型加密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 企业外流现象加剧
截至目前,仅有22家公司获得了BitLicense,而近三年申请成功率不足30%。由于监管环境的严苛,许多初创企业选择转向其他监管更友好的地区,如怀俄明州或海外市场如瑞士或新加坡。 - 监管重复与低效
部分合规要求与传统金融机构重叠,例如,企业必须同时遵守联邦层面的FinCEN(金融犯罪执法网络)规则,这导致企业承受了双重的合规负担,增加了运营成本与复杂性。
替代方案建议
市长Eric Adams提出了以“监管沙盒”取代BitLicense的建议,这一方法旨在创造一个更为灵活、有利于创新的监管环境,其具体措施如下:
- 分阶段许可
通过按企业规模分级监管,小型初创公司可以先获得有限许可,逐步满足更多的合规要求,这将帮助更多企业进入市场。 - 跨机构协作
建立由NYDFS、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CFT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以减少重复审查,提升监管效率。 - 自动合规工具
推广使用区块链分析软件(如Chainalysis),以替代部分人工审核流程,从而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高审查效率。
行业与监管方的反应
这一提议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 支持方:包括风险投资公司a16z、加密交易所Coinbase等,都表示改革将吸引企业回流,使纽约有望重新成为Web3的中心。
- 反对方:NYDFS及部分议员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放松监管可能会导致和FTX类似的欺诈事件重演,他们强调,BitLicense在2022年市场崩盘中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延伸知识: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是一种让创新企业在限定范围内测试新产品的机制,允许这些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需要立即满足所有合规要求。从2016年起,英国FCA(金融行为监管局)首次推出监管沙盒,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在加密领域使用这一模式。监管沙盒能够加速稳定币、NFT金融化等实验性项目的落地,给行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结
纽约市长Eric Adams的提议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加密行业对灵活监管的迫切需求。在考虑放松监管的同时,必须谨慎平衡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如果BitLicense制度进行调整,纽约市场的活力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提升。然而,监管的实时细化与完善将是长期效果的关键所在。此外,企业也需关注政策变动可能导致的合规标准混乱,以及联邦与州级法规之间潜在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