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6月13日起,以色列对伊朗进行的多轮空袭与网络攻击,引发了双边军事冲突的升级。此次冲突迅速深入,不仅影响了石油供应和能源价格,还在全球金融市场以及加密资产层面造成了震荡。如何解读中东地区的军事冲突对全球金融环境的深远影响,将是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军事冲突加剧:中东资产波动的导火索
以色列在6月13日针对伊朗多个核设施展开空袭行动,并对包括内戈拉和浓缩铀生产设施等目标进行了精准打击。伊朗则以导弹和无人机进行了反击,冲突持续升级。这一系列事件显示,传统军事方式与网络战逐渐交织,成为本轮中东动荡的重要特征。
在冲突期间,黑客组织“捕食性麻雀”成功攻击了伊朗Nobitex交易所,损失约9千万美元的加密资产,并入侵伊朗银行系统,导致持续的网络中断。这些网络攻击不仅对伊朗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提醒全球股市和加密市场的风险和脆弱性。
由于紧张局势加剧,全球避险情绪骤升,国际油价随之大幅上涨。消息一出,油价立即飙升7%至11%,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原油价格的急涨也带来了通胀预期的上升,迫使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增加了全球股市的短期不确定性。
中东股市:短期下挫与企稳结构并存
随着冲突的加剧,中东地区的股市应声下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TA35指数自冲突爆发后便受到压力,随着局势的恶化,市场出现震荡回落。不过,截至6月16日,美国标普、纳斯达克等主要指数呈现出V型反弹。这表明投资者对局势的担忧逐渐消退,同时市场已经部分消化了相关风险。
历史研究表明,历次中东冲突中股指的短线承压一般约为1%至3%。但如果事件未波及全球供应链,冲突发生后两至四周内,市场往往能够回升并筑底反弹,因此,参与A股、亚洲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参考这种趋势进行决策。
加密市场:双重风险冲击与相对韧性
加密市场对本次冲突展现出复杂的反应。冲突爆发后,比特币价格从约109,000美元下滑至约103,000美元,市值短暂蒸发约600亿美元。这一表现表明,加密资产作为“风险资产”,在面临地缘风险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撤资。
然而,在6月17日至18日期间,比特币价格企稳回升至104,000至106,000美元区间,显示出一定的市场韧性。研究机构Cointelegraph指出,在历次中东动荡后,比特币等数字资产通常能够快速止损回稳,主要与投资者持仓多样化以及其作为价值储存资产的角色加强密切相关。
根据技术平台FXStreet的分析,本轮冲击突出了“短期波动远高于中期趋势”的特点。尽管市场面临震荡,但比特币、以太坊和XRP等主流加密资产在冲突第六天仍维持了一定的支撑线,显示出市场的回弹意愿。然而,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或影响霍尔木兹海峡航道,加密资产后市仍可能面临新一轮回撤的风险。
相关性分析:中东冲突为何同时影响股、币资产
在分析中东冲突对市场的影响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能源价格的飙升必然对宏观经济产生压力,进而抬高通胀率并促使货币政策紧缩,最终对股市和债市形成压制。其次,全球风险偏好的下降引导资金撤离成长型板块,对加密市场造成一定打击。第三,网络攻击对金融基础设施的破坏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传统金融市场和数字资产市场均受到冲击。最后,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资产部分具备“数字黄金”的避险功能,在最初的风险逃离后逐步显现出其价值,吸引投资者资金回流。
Barron’s的分析指出,在当前的全球宏观和政治压力下,比特币市场处于“震荡平衡区”,既没有全面抛售,也未形成强劲的买盘。历史经验也表明,在冲突发酵初期,投资者通常选择撤离风险资产,而当局势稳定后,则会采取逆势买入的策略。
展望与策略:把握时机中的应对之道
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投资者应关注几项关键指标,包括区域冲突是否有实质升级(例如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或美国的直接介入)、原油价格是否持续高位以及各国央行是否调整货币政策等。此外,链上资金流动、交易所加仓回补和存取金转化速度等技术性指标,也将为加密资产的走势提供参考。
尽管中东冲突引发了短期波动,考虑到历史资本市场的弹性与比特币生态的成熟,长远来看,本次动荡更可能被视为“波动考验”而非“趋势逆转”。因此,稳健的投资策略应包括分阶段建仓、设置合理的止损以及配置避险资产。同时,密切关注冲突动态与宏观政策变化,将是投资者判断何时恢复股市与加密市场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