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美国《GENIUS Act》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部针对稳定币的联邦立法。这部法律建立了统一的联邦监管框架,涵盖发行资质、储备透明度、跨境合规和风险处置四大核心领域,标志着万亿美元稳定币市场进入规范化监管时代。法案要求发行商必须持有联邦银行牌照,并强制每月披露储备资产构成,旨在提升市场透明度并防范金融风险。随着法规细则逐步落地,GENIUS Act不仅将重塑美国稳定币格局,还可能成为全球监管的参考模板。

GENIUS Act的监管蓝图:四大核心规则体系
GENIUS Act构建了系统性的联邦监管机制,重点针对“支付型稳定币”的发行与运营。法案通过四重核心规则,确保市场稳定与消费者保护。
发行资质门槛:法案明确规定,稳定币发行商必须持有联邦银行牌照,这直接限制了无金融资质的主体进入市场。这一要求旨在提升行业准入门槛,防止未经审查的实体参与万亿美元级数字资产交易。
储备透明度革命:发行商需每月披露储备资产构成,并通过第三方审计验证1:1美元锚定。此规定解决了早期如USDT“储备不足”的争议,增强了市场信任度。审计报告必须公开可查,确保资产透明度。
跨境合规网络:法案建立了与G20国家的监管协作机制,重点打击利用稳定币进行的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通过数据共享与联合执法,构建全球化的合规网络,减少跨境金融犯罪风险。
风险处置机制:新增“稳定币挤兑”应急条款,授权美联储在危机时接管问题发行商资产。这一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因发行商破产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立法进程:从参议院到总统签署的关键步骤
GENIUS Act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美国两党在数字资产监管上的共识与妥协。参议院于2025年6月17日以68:30的票数通过法案,标志着bipartisan合作取得突破。众议院紧随其后,于2025年7月17日以308:122票赞成通过,最终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法案首次将“支付型稳定币”从SEC/CFTC监管转交至OCC和银行监管机构,强调发行标准与反洗钱程序的一致化管理。这一调整简化了监管流程,避免了多头监管导致的效率低下。
在众议院审议阶段,共和党领袖计划直接采纳参议院版本法案,以加速立法进程。据媒体报道,众议院还计划在8月启动“安全测试计划”,通过模拟稳定币挤兑、发行商破产等极端市场环境,验证监管框架的有效性。这一举措回应了部分议员对金融稳定风险的担忧。
行业反应:分化与共识并存
GENIUS Act在行业内引发广泛讨论,反应呈现明显分化。持牌金融平台如Coinbase和Kraken强调法案提供了监管清晰性,有助于促进行业长期发展。它们认为,统一的联邦标准减少了州级监管的碎片化问题,为创新营造了可预测的环境。
然而,公共团体如Public Citizen警告法案可能因储备资产要求过宽而加剧风险。它们指出,法案潜在允许大型科技公司发行稳定币,可能挤压中小发行商的生存空间,导致市场集中度上升。部分行业专家呼吁在细则制定中平衡创新与风险控制。
立法展望:全球稳定币监管的“美国模板”
如果按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法规细则制定及行业登记程序,GENIUS Act将成为全球首部针对稳定币的系统性法律典范。其影响将延伸至国际市场,重塑数字资产格局。
市场格局重塑:非合规发行商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而USDC、BUSD、PYUSD等具备银行牌照的稳定币将受政策扶持。这一变化可能加速行业整合,推动资源向合规主体集中。
美元地位稳定:法案要求稳定币需以美元或美债抵押,这强化了美元在全球数字支付网络中的主导角色。通过将稳定币与美元资产绑定,美国巩固了其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战略优势。
国际监管模仿:欧盟的MiCA框架和英国监管机构可能借鉴GENIUS Act的核心原则,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稳定币监管网络。这种协同效应将促进全球标准统一,减少跨境监管套利。
总体而言,GENIUS Act不仅为美国稳定币市场设定了新基准,还可能引领全球监管趋势。随着细则落地和市场适应,这部法律将在数字金融生态中发挥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