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稳定币监管能否超越新加坡?

欧易OKX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香港推出的稳定币监管体系是否能够超越新加坡,成为亚洲数字金融的新标杆,已引发广泛关注。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实施后的效果与市场反应。香港凭借其严格的金融监管、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以及跨境贸易场景的优势,展示了制度设计上的差异化竞争力。本文将从政策框架、散户参与、安全性与风险、以及未来竞争等方面深入分析这一话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两地稳定币监管的异同与未来发展方向。

1

政策框架对比:香港“严准入”VS新加坡“灵活实验”

香港:全球首个全面监管框架,定位跨境支付与人民币国际化

2025年8月1日生效的香港《稳定币条例》通过“发牌制度”明确要求,任何发行锚定港元或法定货币稳定币的机构,需向金管局申请牌照,并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1. 储备透明:储备资产需100%覆盖发行量,存放在香港持牌银行或境外一级托管机构,并需接受第三方审计;
  2. 合规风控:建立反洗钱(AML)和反恐怖融资(CFT)体系,客户身份验证(KYC)流程需嵌入交易环节;
  3. 技术安全:通过金管局“稳定币沙盒”测试,支持多链部署(如以太坊、Solana),但需优先保障跨境贸易场景的稳定性。

首批获准参与沙盒的机构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和渣打银行,其试点项目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支付。以港元稳定币结算外贸订单,可以将传统SWIFT系统3-5天的到账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这为跨境交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新加坡:分级牌照与DeFi创新并行,散户参与度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自2023年8月实施稳定币监管框架,其核心逻辑为“灵活监管+技术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分级牌照:银行发行100%资产抵押稳定币无需额外申请牌照,非银行机构发行规模超过500万新元需获主要支付机构(MPI)许可;
  2. 储备资产:允许使用AA-级以上政府债券(期限≤3个月)作为储备,流动性要求略低于香港的“现金及等价物”;
  3. DeFi实验:通过“项目Orchid”测试稳定币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融合,例如在链上自动执行外汇兑换。

典型案例包括Paxos发行的新元稳定币(SGD T),用户可以在DBS银行APP内直接购买,用于本地商户支付或跨境汇款。这一模式为散户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散户影响:香港“安全优先”VS新加坡“选择多样”

香港:合规门槛提升安全性,但选择有限

香港新规下,散户持有稳定币需遵循“三步法”:首先选择获得金管局授权的稳定币,预计首批不超过5家,主要以银行系或科技巨头为主;其次,需通过合规平台进行交易,这些平台需要每日向金管局报送用户持仓数据;最后,发行人需每月披露储备资产明细,包括托管银行名称和债券评级等。

例如,若渣打银行发行港元稳定币,用户可通过其APP购买,资金流向全程受金管局监控,但初期可能仅支持跨境贸易场景,个人消费应用较少。

新加坡:产品丰富但需自担风险

相较之下,新加坡的散户可以通过CoinHako等持牌平台购买USDC(新元版)、SGD T等多种稳定币,选择范围更广。然而,监管对非银行发行人的储备审计频率较低(季度披露),且DeFi实验项目可能存在技术漏洞风险。

未来竞争:香港锚定人民币,新加坡深耕东南亚

香港:成为人民币稳定币的中转平台

香港的监管框架预留了与数字人民币(e-CNY)对接的接口,允许发行人用离岸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如果政策得以落地,香港的稳定币将能够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债市的“数字桥梁”。外资可以先用港元稳定币兑换e-CNY,然后再投资中国国债,这样的流动性提升极大。

新加坡:扩大G10货币与东南亚市场覆盖

新加坡的优势在于其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2025年7月,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MAS联合推出“国家级加密沙盒”,允许外国游客将泰铢稳定币兑换为新元,用于新加坡境内消费。这些合作将巩固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数字货币枢纽的地位。

关键变量:技术储备与地缘影响力

技术层面:香港需补强区块链底层

香港目前依赖传统金融机构的托管系统,而新加坡已支持Solana、Base等公链的稳定币发行。如果香港能够吸引更多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参与沙盒测试,例如通过合作开发跨链桥接协议,将能够显著提升其全球兼容性。

地缘层面:香港背靠中国,新加坡连接全球

香港的稳定币如果能够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结合,将形成一个“数字人民币-港元稳定币-人民币资产”的闭环,服务于超过8000万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而新加坡则需要通过与阿联酋、瑞士等国的监管合作,扩大稳定币的全球流通范围。

结语:超越与否,取决于实体经济赋能

香港与新加坡的稳定币监管竞赛,本质上反映了“制度严谨性”与“市场灵活性”的博弈。香港若能在首批牌照发放后,快速落地跨境贸易、Web3支付等场景,并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国际化,有望在3-5年内成为区域性数字金融中心。新加坡则需警惕技术实验可能带来的风险,以维持其“监管友好型”创新生态的优势。无论是选择香港的“安全牌”还是新加坡的“多样牌”,散户用户的核心原则始终是:认准监管牌照,避免高收益陷阱。

币安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