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技术中,ZK-Rollup是解决扩展性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案,而zkSync由于其出色的技术优化在证明生成时间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根据2025年的数据,zkSync的单笔交易证明时间已降至50-100毫秒,远快于其他对手如Scroll、Polygon zkEVM和StarkNet。本文将深入探讨ZK-Rollup技术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项目对比,以及对此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前竞争格局。

ZK-Rollup证明时长的核心影响因素
对ZK-Rollup的性能影响可归结为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 技术架构差异:证明系统的类型直接决定了基础性能。zk-SNARKs(如zkSync和Scroll)通过可信设置实现更短的证明时间,而zk-STARKs(如StarkNet)虽然无需可信设置,但早期生成证明的效率较低。此外,优化电路复杂度(例如zkSync独特的Boojum递归证明)及批量交易的压缩算法也进一步提升了处理速度。
- 硬件与算法的协调:高性能计算资源在提升速度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zkSync依赖于强大的CPU集群实现并行计算,而Scroll则通过使用GPU进行加速。展望未来,ASIC专用芯片的出现可能将成为这一领域的一个颠覆性突破。
主流ZK-Rollup项目证明时长对比
不同ZK-Rollup项目在证明时长上存在明显差异:
- zkSync Era:经过2024年Boojum升级后,zkSync的递归证明技术成功将单笔交易的证明时间压缩至50-100毫秒,且在批量处理下达到了3000+的交易每秒(TPS),其性能较早期版本提升了整整200倍。尽管在算法上表现优异,但其中心化证明者的架构也引发了对去中心化性质的质疑。
- Scroll:作为追赶者,Scroll通过GPU并行计算网络“Rollers”实现了150-200毫秒/笔的证明时间。虽然略慢于zkSync,但它的硬件成本相较更低,且分散的证明网络设计增强了去中心化特性。
- StarkNet:基于Cairo 1.0版本,StarkNet通过电路规模优化使证明时间从早期的数秒级降低到500毫秒以内。其抗量子攻击的特性使得其在合规场景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在性能上仍落后于zk-SNARKs系中的项目。
- Polygon zkEVM:使用FRI证明系统,其证明时间约为300毫秒,而验证时间仅需5毫秒,侧重于与以太坊虚拟机(EVM)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性能表现介于zkSync与Scroll之间。
zkSync的领先性与挑战
短期优势确立
在2025年,zkSync凭借其Boojum技术和持续的算法优化,在高频交易场景中保持证明生成速度的领先,无疑非常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长期竞争格局
虽然目前zkSync遥遥领先,但其挑战依然存在。Scroll若结合ASIC芯片加速的硬件路径,可能快速缩小与zkSync的差距。同时,StarkNet计划的去中心化证明网络(SHARP)有望通过分布式计算机制改善性能瓶颈,其抗审查特性在特定场景下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核心限制
zkSync的中心化证明者架构可能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理念相冲突,这一结构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去中心化路线图的进展将直接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选择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选择ZK-Rollup方案时,用户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场景化决策:若需要极致的交易速度,zkSync Era是优先选择,但用户需密切关注其去中心化的进展。如果更重视抗审查性,StarkNet或Scroll的分布式证明机制则更值得关注。
- 动态跟踪指标:各项目的技术迭代速度很快,建议通过项目的官方文档获取实时的基准测试数据。硬件的部署(如ASIC的应用)以及算法的升级(如递归证明的优化)都可能改变目前的性能排名。
尽管zkSync在证明生成时间上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在选择时,用户必须全面评估性能、去中心化程度、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2025年后的竞争格局可能因硬件创新和算法突破进入新的平衡,值得各界人士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