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崛起在近年来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短期内其仍难以全面取代传统的信用卡,但美国支付体系正在朝着结构性变革的方向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信用卡与稳定币之间的竞争现状、美国支付系统的转型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揭示这场支付革命背后的动力与挑战。

稳定币与信用卡的竞争现状:替代尚远,互补显现
在探索稳定币与信用卡的关系时,可以从两者的市场渗透率和化解支付痛点的方式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统计,2025年美国信用卡的渗透率预计将高达85%,覆盖了包括日常消费和信贷服务等多个核心场景。相比之下,稳定币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加密原生用户和跨境支付领域,其跨境支付渗透率仅为2.5%。这表明,尽管稳定币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如低手续费和即时结算能力,但其在用户习惯、基础设施覆盖和生态成熟程度方面的缺陷,仍然限制其与信用卡的竞争潜力。
技术优势与合规短板形成对冲
从技术层面来看,稳定币与信用卡的对比中,稳定币因其低手续费(通常在1.5%至3%之间的信用卡手续费相比)以及即时结算的特性,尤其在跨境交易中展现出较强的成本优势。尽管如此,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担忧依然是稳定币面临的主要短板。与信用卡用户享有的公共信用和盗刷赔付权利相比,稳定币的交易不可逆性以及缺乏统一的赔偿标准,使得普通用户面临较高的风险。
此外,从合规的角度分析,2025年新生的GENIUS法案对稳定币储备透明度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增加了稳定币发行方的合规成本,抑制了其快速扩张的能力。这一法律法规可能会加深市场对稳定币前景的疑虑,从而影响其推广。
信用卡行业的主动防御与生态整合
针对稳定币所带来的竞争威胁,传统支付巨头并未选择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加速技术迭代和生态整合来回应。比如,Visa和Mastercard在2025年的第二季度就已成功将加密支付接口融入现有网络,支持如USDC、USDT等主流稳定币的点对点结算。美国运通则推出了区块链积分计划,使高净值用户可以将消费积分直接兑换为稳定币,这一策略加强了与加密生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这些行业巨头的举措表明,信用卡在保留核心信贷功能的同时,正逐步吸收稳定币带来的技术优势,合作形成传统网络与加密结算的混合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美国支付系统的多维变革:实时化、分层化与合规化
美联储的实时支付系统FedNow预计将在2025年底覆盖90%的商业银行,其零手续费和即时到账的特性使其成为新的小额支付标准。零工经济作为主要应用领域,通过Uber和DoorDash等平台的接入,使司机获得即时收入,这是对传统T+3结算周期的有效替代。随着政府补贴推动中小银行接入成本下降,预计到2026年,FedNow在个人对个人的小额转账中将实现超过50%的占比,进而挤压以PayPal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市场。
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方面,美国国会在2025年通过的CBDC反监控法案限制了零售型数字美元的发行。然而,批发型CBDC的试验仍在持续,2025年第三季度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合作的大西洋链项目进入阶段二,正在探讨利用CBDC来促进跨国银行间的结算。尽管如此,美联储官员对此持保留态度,质疑CBDC的必要性,认为FedNow已经满足了国内的实时支付需求。
稳定币市场格局与政策风险并存
以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全球稳定币的市值突破2899亿美元,但与之伴随的也有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对稳定币的担忧在于它可能导致存款搬家的风险,即储户将银行存款转换为高流动性稳定币,这一变化可能削弱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干扰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因此,监管层加速了对稳定币发行规则的制定,SEC与CFTC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牌照制度,要求发行方保持100%准备金并进行每日审计披露,这为稳定币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三年支付生态的演进趋势
在未来的三年,从整体支付生态的演进来看,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将向实体经济延伸。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将成为稳定币落地的关键推动者,计划在2026年发行商户稳定币WalmartDollar,最初用于供应链融资与会员积分兑换,未来可能拓展至实际的线下消费场景。这类商户稳定币通过实体商业网络的接入,可能会直接触及下沉市场,从而挑战信用卡在零售支付领域的地位。
另外,未来的支付系统将会呈现出场景分层的特征。不同的支付工具将会根据成本效果、效率以及合规要求出现差异化定位:FedNow主导高频小额支付,稳定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将逐步提升其市场占比,而批发型CBDC将主导高价值结算。美联储正在考虑将大西洋链项目扩展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央行,研究多币种CBDC的跨国清算网络。
随着监管框架的进一步落实,2026年稳定币牌照制度的实施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头部机构如Circle可能会凭借先发优势获得全牌照,而一些中小发行方由于合规成本过高可能退出市场。同时,信用卡网络也正在与加密生态迅速融合,Visa计划在2027年前将稳定币结算占比提升至10%,允许用户使用USDC直接偿还信用卡账单,这将促进传统信贷与加密结算的深度整合。
总体而言,稳定币与信用卡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替代,而是两者共同推动美国支付系统向实时化、多元化及场景化转型的动力。未来三年,随着监管框架的完善和技术融合的深化,各类支付工具的协同共存将在这场支付变革中展现出全新的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