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管局新规影响,亚洲加密中心是否会迁移至香港?

欧易OKX
欧易OKX
简介: 欧易OKX是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025年5月30日,新加坡金管局(MAS)发布新规,要求所有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在6月30日前必须获得牌照,否则将面临停业。这一政策的突然出台让整个东南亚的加密圈陷入混乱,尤其是在“营业场所”的定义上,甚至连在家中远程操作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违法。新规的实施,又是因为什么导致新加坡的监管政策发生如此急剧变化?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为你揭示新加坡与香港之间加密行业的未来走向。

1

一、新加坡新规的狠招

MAS此次政策有三个主要特点:

  1. 无缓冲期:新规发布后立即进入倒计时,所有DTSP必须在短时间内适应;
  2. 管得宽:监管范围涵盖加密交易所、钱包服务商、NFT平台,以及社交媒体上发布代币分析的KOL,几乎无处不在;
  3. 零容忍:不合规者可能面临高达10万新元的罚款或监禁。

在6月6日的补充澄清中,MAS虽然表示部分代币暂不纳入监管,然而他们同时强调“境外客户”的服务机构将极少获得怎么办理,因此许多扎根于新加坡的创业项目面临被迫退出的风险。

二、背后的多重考量

新加坡这一急转弯并非偶然,过去两年的一系列事件导致MAS不得不收紧监管。先后经历了三箭资本的暴雷、Hodlnaut的跑路及FTX的倒闭,这些事件不仅给新加坡的金融圈带来了重创,也让MAS认识到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防范风险。此外,2023年“福建帮”30亿新元洗钱案也让新加坡意识到,若不及时监管,加密业务的匿名性将给金融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作为一个法治文化深厚的国家,新加坡原本对金融业的监管就相当严格,流动小贩都需要持证经营,更何况是高风险的加密行业。从2021年开始提供牌照申请时,有500多家机构参与,结果到2024年底仅有29家通过审查,显示出新加坡在这方面的决策是“严进严管”。

三、与香港的对比:政策吸引力

当新加坡收紧大门时,香港却在通过灵活的政策吸引企业。自2022年《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推出后,香港证监会迅速实施VATP牌照制度,允许合规平台服务散户。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多家平台获批,其中HashKey在2025年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成为亚洲估值最高的合规加密平台之一。

与此同时,香港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例如在2025年4月,博时国际与HashKey合作推出全球首只代币化货币市场ETF,首周交易量突破5亿港元。此外,香港也通过立法新规,使稳定币发行方需持有牌照并维持100%储备金,这一制度被认为更具可操作性。香港数码港还为入驻的Web3企业提供最高200万港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全面支持,这些举措都吸引了大批新兴加密企业。

四、创业者的选择与未来方向

市场变动,创业者面临的是一场考验。尽管香港的政策吸引力日益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让创业者在选择时需要谨慎考虑。

  • 选择去香港:合规派的创业者看到许多Web3公司在香港落地,感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
  • 选择去迪拜:对于激进派,迪拜的加密自由区政策宽松、税率低,使他们更愿意迁入。
  • 选择留在新加坡:已经获得牌照的企业则希望在市场净化后寻找新的机遇,认为这将为他们提供更干净的竞争环境。

然而,无论创业者选择哪条路,都需考虑业务的可持续性和合规成本。Web3领域不断变化,选择合适的城市进行布局,并不能一味追求政策的宽松,反而需在合规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五、亚洲加密版图的重塑

新加坡与香港之间的监管差异,可能会导致亚洲加密产业的重新布局。新加坡逐渐可能成为合规资产管理中心,而香港则力求成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及资本枢纽。这意味着未来的亚洲加密中心,将不再是一个单一城市,而是多个地方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网。

总的来说,随着政策的迅速变化,创业者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走向,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无论迁往新加坡、香港还是其他地方,最终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应市场与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合规和创新之间的平衡能力。

币安
币安
简介: 币安(Binanc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多样化的交易服务,并支持众多数字资产。